初春时节的山东青岛横河,水面宽阔,微波荡漾。在横河入海口上游1.3千米处,一道巨大的拦河闸横贯其中。
据了解,横河拦河闸宽260.6米,闸顶高程5.7米,水面面积98万平方米,蓄水量约143万立方米。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应急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横河拦河闸工程的投运,为园区构筑起了充足的第三级应急空间。当园区发生极端事故,一级、二级防控难以截留事故废水且事故废水流入横河时,关闭拦河闸坝将事故废水截留在横河内,可防止事故废水流出园区进入黄海。
青岛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建立的以9个水风险防控单元为基础、2条截污沟和5条沟渠为缓冲、13座闸坝为关键节点、1条园区内河为兜底的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体系,正是山东省加快推动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的真实写照。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范立俍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表示,山东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各市、各园区管委会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全力推动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齐抓共管扛牢责任,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聚集,环境风险集中、污染物种类复杂,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难度大。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在全国率先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应急管理厅开展省级试点,三部门联合谋划,将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暨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纳入了《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调区管理办法》;省生态环境厅将试点工作纳入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全年重点工作内容,督促国家、省级试点园区按序时推进工作,三部门各司其职,凝聚起试点工作强大合力。
据了解,青岛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宁阳化工产业园两家化工园区入选了全国第一批“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同时,山东省选取22家化工园区开展了省级试点,探索适合山东省情的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实施技术路径。
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园区,青岛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建设143万立方米的园区级入河截污沟,全力保障事故废水不出园区边界;宁阳化工产业园实施园区公共应急池与重点企业应急空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将园区公共应急空间从0.53万立方米扩充至6.13万立方米。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介绍,去年10月,山东省在枣庄滕州以练筑防,强化环境应急协同处置能力,探索构建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试点与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有效衔接,推动化工园区风险防控从抓企业为主向抓园区、抓区域、抓流域为主转变。今年,正逐步形成化工企业—化工园区—重点河流—整体流域点线面式的立体化、多维度的环境应急保障体系。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应急与舆情处处长张亚宁介绍,山东省充分发挥全国试点示范作用,带动全省22个重点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有序开展、全面铺开。
枣庄市系统梳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内20个主要风险企业、36座企业事故水池等重点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和风险源,在园区河道增建两座钢板闸,并对主要河段进行清淤,对园区入河排放口进行逐一排查检修,确保园区三级防控体系有效运转。
济宁市高度重视化工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完整全面的应急空间资源清单;结合周边水系和敏感目标,制定针对性的应急空间使用方案。据目前初步统计,金乡、邹城、嘉祥3家试点园区挖潜应急空间分别达76.79万立方米、38.45万立方米、23.33万立方米,能够应对大规模事故污水的处理需求。
滨州市组织召开全市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视频工作推进会,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推动加快建成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把环境应急“防、处、备、练、建”“五字诀”与环境应急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准备能力。
各地高度重视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坚决守牢化工园区环境安全底线。
完善机制压实责任,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山东省将继续推动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为美丽山东建设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障。
以风险点为核心,紧紧围绕“事故污水不出园区”目标要求,全面掌握事故污水的可能走向,梳理细化可落地的应对措施,因地制宜地构建起风险防控体系。聚焦企业级、企间级、园区级三级环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挂图作战。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小改造”防范“大风险”、“小切口”治理“老大难”问题。依托省工信厅建设的5G省级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健全完善覆盖周边敏感水体的园区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及服务互联共享、内外业务融合。
同时,制定三级防控体系责任清单并动态更新,做好企业自身环境应急管理和各级防控措施的衔接,确保关键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有专人负责,定期调试运行并做好记录台账。定期开展“一园一策一图”专项应急演练,确保环境应急有人干事、有人负责。
此外,省直三部门将继续凝聚工作合力,强化政策扶持,用好“周调度、月报告、季度总结”工作机制。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还将编制《山东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技术指南》。化工园区管委会要坚持走出去,学习先进省份典型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一批科学、实用、可推广的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上下良性互动,不断优化试点成效。